椰城知遇憾时短,他日暹罗展宏图
——致驻印尼经济商务公参王立平
匆匆金秋至,却到话别时。国庆中秋“双节”将近,印尼中国商会微信群内消息声此起彼伏,这片热闹声不是在传达佳节的喜庆,而是在致以送别的祝福——中国驻印尼使馆经济商务公参王立平即将离任赴泰国履新。

这场特殊时期的特别辞行没有盛宴佳酿,只有满腔的离情与难舍。五年时间,1992个日日夜夜,王公参兢兢业业、始终如一,为中印尼经贸合作砌筑高度、拓展宽度,为在印尼中资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在无数中资企业同胞心中,王公参就是两国经贸合作航船的掌舵者,就是在印尼投资兴业过程中最重要的良师和挚友。

五年时间,雄关漫道真如铁,两国经贸合作走过万水千山,而今再攀新峰,背后少不了王公参的身影:谈判场上“铁齿铜牙”,为捍卫国家和企业利益唇枪舌战;媒体镜头前妙语连珠,为印尼社会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企业良好形象;经贸论坛上大力宣介,为两国务实合作穿针引线;项目一线上细致考察,聆听诉求、鼓舞士气; 面对企业有难更是躬亲推动,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五年时间,在王公参不知疲惫的奔忙下,越来越多中资企业在印尼落地生根,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对接最前沿的见证者、实践者、获益者。放眼中资企业所到之处,楼宇拔地而起,工厂轰隆启动,桥梁飞架两岸,港口通联四海,当地无不旧貌焕新颜、天堑变通途;从点点灯火到满城霓虹,中国电站点亮“千岛之国”的夜空;无人机飞驰在平民百姓屋舍上空,中国电商为印尼传统贸易重新赋能;中国品牌的汽车、家电、食品饮料更是走入印尼千家万户,助力当地生活改善提质。

五年时间,王公参对中资企业商会视如己出。他高屋建瓴、精心谋划,确立商会日常运作“维权、调研、信息、促进、协调、联谊”十二字方针,开创性提出“三个一”活动开展形式,指引商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商会活动亲自助阵,在五年来商会主办的150多场活动中留下欢声笑语,身体力行提高商会凝聚力、向心力。五年来,印尼中国商会影响力不断壮大,成为全球商会联席发起国之一、副主席成员,越来越成为兄弟商会学习借鉴的榜样,成为在印尼中资企业的“润滑剂”和“粘聚剂”。商会发展到今天的大家庭,离不开最大的主心骨——王公参的辛勤付出。

新冠疫情横空出世,打乱了两国经贸合作的节奏,也打击了不少中资企业的信心。病毒无情人有情,王公参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将企业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来解决,尽其所能帮助企业共渡难关,更是以身作则参与到商会抗疫捐款的倡议中来,充分彰显了自己的人格魅力,为企业抓防疫、稳生产吃下“定心丸”。

五年时间,王公参为推进中印尼经贸合作付出太多,为服务驻印尼中资企业付出太多,为中资企业商会建设付出太多。五年过去,两国经贸合作航船在疫情颠簸中依然乘风破浪,但光阴却如白驹过隙,王公参与印尼、与我们的离别之日,转而已近在眼前。此去泰国,千言万语,无以言表,只能汇成一句“珍重”。

借用商会主席张朝阳在云告别中所言,感谢王公参对中印尼经贸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感谢王公参对商会付出的巨大心血,将商会带上新的高度。王公参关心每一家中资企业,和广大会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疫情严重,雾霾沉沉,无法相送,感怀之情,无以言表,唯愿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拨云见日,后会有期,预祝公参在新的岗位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