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印度尼西亚中国商会总会(以下简称“商会总会”)在雅加达举办了《2020-2022印度尼西亚中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

(新华社记者徐钦拍摄)
该《报告》是商会总会在广泛征集案例、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正式发布的首份在印尼中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主要通过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的最新资料,揭示中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和绩效。该报告显示,中资企业日益重视并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馈印尼社会,惠及了成千上万的当地民众。

(新华社记者徐钦拍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陆慷在大会中表示:“ 我谨代表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热烈祝贺印度尼西亚中国商会总会发布首份《印度尼西亚中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向印尼公众全面展示了中资企业原来就在他们中间,原来就是他们的一部分,原来一直在积极而又默默地履行着社会责任。我希望,广大印尼朋友能通过这份报告,更多、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中资企业在印尼的故事 。”根据上述报告,商会总会对70家中资企业问卷调查显示,100%的中资企业对印尼未来5年的经济发展走势乐观或非常乐观;80%的中资企业未来5年对印尼的投资可能增加或大幅增加;95.7%的中资企业过去3年在印尼开展过社会责任项目;100%的中资企业计划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印尼开展社会责任项目;95.7%的中资企业认为本土化经营是决定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或关键因素;81.4%的中资企业计划未来5年增加或大幅增加招聘印尼本地员工数量。

(新华社记者徐钦拍摄)
报告显示,中资企业高度重视本土化经营,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加强本地人才培养。据印尼政府数据,中国是印尼最大的经贸伙伴,为印尼创造25万个就业机会。问卷调查显示,91.4%的中资企业通过“师带徒”等方式培养印尼员工;84.3%的中资企业对印尼员工开展岗前培训;50%的中资企业选派印尼员工赴华培训;37.1%的中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员工培养项目。同时,中资企业加强本地化采购,积极赋能合作伙伴,实现共同发展。

(新华社记者徐钦拍摄)
报告显示,中资企业积极参与印尼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在镍产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新能源等许多领域,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培养当地人才等多种方式,在印尼经济发展中贡献力量。

报告显示,中资企业积极投身公益性活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印尼两国企业开展疫苗研发、采购和生产等合作,共同筑就免疫屏障。问卷调查显示,88.6%的中资企业开展过抗击疫情相关的公益活动,通过捐赠资金、口罩、防护服、制氧机、呼吸机等各种防疫物资,同印尼民众一道战胜疫情,保障公众生命健康。此外,中资企业在社区建设、灾害救助、扶贫助困、教育事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多个公益领域持续投入,用实际行动向印尼社会传递公益爱心,与印尼民众共创美好生活和未来。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海洋事务和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宾萨尔·潘贾伊坦 (Luhut Binsar Pandjaitan) 表示:“我们看到,过去 8 年,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合作取得了很大进展。这种关系持续“发展和互惠互利。中国提供了大量培训,技术转让,建立了旨在开发印度尼西亚人力资源的理工学院。 ”

中国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双边贸易额历史性地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244.3亿美元,同比增长58.6%;印尼对华贸易重现顺差,贸易结构更加平衡。中国连续9年成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连续6年保持印尼最大出口目的地,连续3年位列印尼前三大投资来源地。两国投资合作涵盖农业、能源、金融、制造、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和数字经济等广泛领域,凸显了互利共赢的本质。
商会总会成立于2005年5月,现有会员约 300 家,其宗旨是增进中、印尼两国人民友谊,促进双方企业间友好合作与交流。